2011年1月20日 星期四

藝術學院-朱德群與趙無極

法蘭西研究院屬下的五個學院中, 除了法蘭西學院是法國語文的權威機構外,另一學院 - 藝術學院(Académie des Beaux-arts)可說是法國藝術界的殿堂學院分為八組, 毎組代表一個藝術界別:: 繪畫、彫塑、建築、板畫、作曲、自由創作、影音創作和攝影

在法國從事藝術創作的人不計其數,毎年塗在畫布上的油彩數以噸計, 有成就的畫家也為數不少法蘭西藝術學院的繪畫組衹有十個席位, 而且是終身制, 能夠脫穎而出被冊封為院士,必須出類抜萃在九位(一席懸缺) 繪畫組的現任院士中,有兩位是華裔 : 朱德群和趙無極

朱德群1920年生於江蘇省徐州蕭縣白土鎮一個具有文化修養的醫生世家,1935年進入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學習西畫,19441949年任教于南京 中央大學工學院,19511955年任教於臺灣師範學院。1955年,他為追求自己的藝術發展而赴法國,從此在巴黎定居至今。
1956在巴黎現代美術館參觀俄裔畫家德斯塔爾(Nicolas de Staël)回顧展,其作品自由奔放,來往於有形與無形之間,對朱德群啟示良多,開始嘗試醞釀已久的非具象油畫創作,至今他的作品都是創作於「超以象外, 得其环中」的意念中。
從此之後,他也熱切投身於點、 線、面的抽象語言組構,開始探索一種自由奔放、純粹色彩與內心世界的表現方式。

也許是初到巴黎的緣故,朱德群起先以城市與街景為抽象表現 的主題,1957年開始著重塊面與線條間的組合實驗;隔年的作品在結構上更為緊密,並擴大渲染技法的使用,形成更為深邃的空間感。

1965
年醫生保羅.蓋 (Paul Gay) 邀請朱德群參加他在上薩瓦 (Haute-Savoie) 地區舉辦的鄉村藝術節,在飛越阿爾卑斯山的過程中,第一次俯視大自然,對雪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雖然遲至1985年以後朱德群才開始創作一系列的雪 景作品,但早在1981年的《自然之復興》即嘗試以壓克力顏料呈現雪地風光,或許半透明且快乾的顏料特性亦使朱德群從中得到啟發,不同於中國山水畫多是描繪靜態的雪景寒林,《自然之復興》呈現了大 雪紛飛的動態美,直率的感情流露來自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的啟發,但其間的中國本質卻清晰可見,墨黑色塊宛如巨碑山水展現壯闊的氣勢,前景則以細膩婉轉的線條 牽引著我們探索瞬息萬變的大自然風光,在點點飛雪的交織間創造出多樣的空間感,畫面上方的淡藍色線條暗示了遠山在日光照射下的光影變化,朱德群以書畫傳統 中種種揮灑飛白、滴落流濺的技法,拆解出點、線、面等形式元素,再進一步融入豐富的層次感形塑雪景,至此藝術家已超越了西方自然主義的直觀,回到自身的民 族根源與文化底蘊,在以中國傳統山水的審美觀點內化雪景的過程中,《自然之復興》實呈現了朱德群豐富的情感與對於大自然的熱愛。


「朱德群回顧展」去年 (2010)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行

趙無極: 藝術創作超過70載,從小便開始,在祖父嚴格指導下的書法訓練,父親對珍愛的水墨畫、書法藏品的講解、叔父從巴 黎帶回來的仿照名畫的名信片,讓童年時期的趙無極薰陶在藝術氛圍中。1935年,趙無極成功考進杭州美專,正式展開油畫訓練,年僅14歲的他已立下抱負, 就是成為一個畫家。這個夢想給予趙氏無比的勇氣,儘管杭州美專師生在抗日戰爭時必須退守大後方,旅途艱辛,同窗們一個一個放棄繪畫,卻沒有打擊趙無極成為 畫家的決心。 直到抗日戰爭結束,在老師林風眠的鼓勵下,趙無極毅然離開中國,前往法國學畫。





在杭州唸書的時候,趙無極一直不願意接受傳統中國畫的觀念,認為中國繪畫從16世紀起就失去了創造力,只會抄襲唐宋時代創立的偉大傳統,在重複和臨摹間停滯不前,他嚮往的是西方的繪畫藝術。離開中 國就是為了尋找一片自由的土壤,激發他的創造力。趙無極渴望真正了解林風眠講學中提到的印象派,了解從國外雜誌看到的塞尚、馬蒂斯和畢卡索的作品,了解藝 術創作的可能性。這個重大的決定展開了中西美學融合的探索進程,成就了中國藝術的現代復興,把中西美術完美接軌,創造一個融和中西文化精神,滿載夢想,充 滿人性情感力量的空間。

趙無極在海外迎對的是西方抽象繪畫風潮,他從表現性的具象繪畫開始,發展成符號化的意象繪畫,再進而發展成表現性的抽象繪畫,在畫風確立的過程中,他的藝術境界也愈發顯得擴大。

趙無極憶述1948年初到巴黎時,他是多麼不願被扣上「中國畫家」的頭銜,他明白自己的水墨運筆技巧已到了圓熟的階段,生怕陷入技巧的重複,失去創造力。因此,他決心放下水墨畫,竭力研究西方繪畫藝術。除了塞尚、畢卡索帶給他在空間創造上的啟發,保羅.克利繪畫中既具象又超現實 的世界,深深吸引趙無極。趙氏提及克利作品時曾讚揚:「小小的畫面因他善於營造空間而顯得遼闊無比,……他對中國繪畫的了解和喜愛是很明顯的,從這繪在多重空間的小小符號中,誕生了一個世界,令我目為之眩」。克利充滿想像的世界激發趙無極尋找他內心期望富詩意的畫面。

1951-1952
年,趙氏遊歷西班牙、義大利、瑞士等地,希望尋找除了中國山水以外激動人心富有詩意的事物,作為繪畫題材。遊歷其間,他仔細觀察城市的建築,認為「觀察城市的建築有助我構思畫裡的空間安排」。作於1951年《教堂風景》
體現藝術家如何把教堂建築、人物等具象形體化成簡約的線條、符號,細緻地安排在畫面空間,形成一片充滿輕盈靈動的世界。《教堂風景》這如詩如歌的背景下,趙無極以墨黑細線勾勒有趣豐富的景物。畫中出現五條長短、濃淡不一的橫線,把五重景色拼湊在一起:觀者仿佛從最近處的河畔公園,渡過河流,經過 彼岸的建築物,走到莊嚴的教堂,再抬頭欣賞夜空中一鉤眉月。整個情景豐富而完整,又有細微的意趣,也致力賦予靜物場景一種詩歌、寧謐、詩意的意境,相當能 代表了趙無極創作生涯的第一個時期。趙無極也使用畫筆的木柄端刮掉顏料,而形成細線,與厚重或稀釋顏料畫出的粗獷筆觸並置,豐富了筆觸的材質感和美感。用作勾勒物象的潦草顫動細線形成了這時期的繪畫符號。亨利.米修(Henri Michaux)曾描述趙無極1950年代前期作品:「欲露還掩,似斷還連,線條隨興遊走,描繪出遐思的脈動,這是趙無極喜歡的。驀然間,畫面躍動著一片中國城鎮鄉村特有的喜氣,又是歡騰愉悅,…… 在一團符號中」。在視覺畫面滲透詩意想像,這是趙無極的特色和成就,和同樣融合中西、詩畫藝術的克利的想法遙呼相應。

有別於1950年以前色彩繽紛的油畫,《教堂風景》的背景只運用金銅、銅綠兩色,把焦點放在如何在油畫上表現水墨接觸宣紙後形成的層次感,企圖呈現單一色彩千變萬化的色調,以流暢、多層次變化的色彩來營造空間感。趙無極此獨具匠心的油彩效果與他於1949年首次創作石版版畫的經驗有緊密的關係。趙無極多年來對水墨畫的訓練,以及對中國墨接觸宣紙產生的變化的瞭解,促使他創作出就連西方版畫家也讚嘆的新效果。趙無極作第一套版畫時,沒有理會版畫專家的建議,就似畫中國水墨畫一 樣,在顏料中加了很多水,得出來的結果叫人大為興奮。此外,由於印版樣很貴,於是只有了三種顏料。這三色版畫、如水墨潑染的效果啟發趙氏此時期的油畫創作。《教堂風景》可見藝術家侷限用色,畫面中色彩流麗、單純色彩或聚或散,在油畫上也表現出水墨畫的特色。特別是畫面前景有一片如水墨化散開來的色層,大起伏的皴擦、潑染,夾雜著銅綠和金銅色調,色塊展現多層次的色調變化,展現猶如水墨滲入紙本的暈染、擴散、濃淡、枯潤等各種色彩效果,呈現一個虛實幻化的 冥想世界。縱橫交錯的金銅、銅綠色層既表現豐富的層次感和構圖趣味,又如日落西山,夕陽餘暉慢慢被夜幕掩蓋,日夜交替,奏出一首浪漫的交響樂。

通過克利具東方精神內蘊的繪畫,趙無極更發現原來他可以在自家中國傳統中獲得靈感,甚至可以超越它。他開始回歸中國文化的根源,年輕時在杭州美專唸書時的 所想所思,成為了此時期重要的養份。在杭州唸書時,趙無極已認同老師林風眠革新中國畫的理論,離開中國到法國,就是希望在已喪失創造力的中國繪畫中,重新建構一個有想像、變化的空間。